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春雷滾動新希望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【作者速寫】殷勝祥先生,民國三十八年隨軍來臺,三十九年入伍,服役陸軍十二年後,曾任職商船和民間企業,至九十七年退休。

每年到了臘月初八,喝了臘八粥,山東濟南老家就忙著準備過年了。
趕集、辦年貨,賣些物品換錢,買吃的、買用的,剪裁布料為大人、小孩做新衣服,以趕上過年穿戴。
臘月二十三,送灶君上天,用糖果、瓜餅之類上香供奉,而迎灶、送灶都有順口溜:「大年初一頭一天,過了初二過初三,灶王老爺甜了嘴,上天講好話,年年都平安。」
接下來是蒸饅頭、年糕和滷年菜,最後包餃子。饅頭上面加放紅棗,並以動物圖型作成各種花樣。
蒸年糕是用黍米,又稱黃米,一塊米麵,放上幾粒紅棗,蒸熟後切成塊,隨時可吃,富裕人家則放糖不放棗。這種專做年糕的黃米,北方各處都有,但產量少,經濟價值低,後來少見有人種植。
滷年菜,普通家庭買個猪頭,就附送內臟和猪腳、尾巴等,全部下鍋一起滷,滷好後可吃到正月底。
春節期間,院子裡、大門外掛上紅燈籠。除夕下午貼春聯,大都是吉祥話,但是我家門口每年固定貼「忠厚傳家遠,詩書繼世長」。「春」、「福」兩個字自然是倒著貼,象徵春到,福也到了!
除夕夜大團圓,全家圍爐包餃子,包內餡、端火鍋,人人有事做。小孩子想要學著包,母親王太君就發給麵糰,讓我們捏麵人,還可捏小兔、小魚和小豬,玩得不亦樂乎!
午夜十二點一過,父親相衡公帶我們到屋外放鞭炮,村裡鞭炮聲此起彼落,小孩子燃起天女散花滿街跑,年的氣氛更加濃厚。家裡面母親也煮好了餃子,準備拜家堂、祭祖先,吃年夜飯。佳餚、餃子擺上滿滿一桌,溫著高梁酒,全家說說笑笑,溫馨洋溢滿屋。
院子裡放些高梁、玉米和芝麻(禾皆),踩下去嘠嘎作響,加深過年氣氛。芝麻(禾皆)效果最好,響聲達數十尺外,家鄉人叫「踏酥」,有種幸福的感覺。
年節必定行大禮,父母先下跪向祖先叩頭,小孩子向父母叩頭拿紅包,之後一起在客廳守歲到天亮。
初一大清早,父親殷相衡帶著孩子挨家挨戶拜年,一般街坊鄰居,抱拳作揖;對祖父母、外公婆、叔、舅……等近親長上,要行跪拜大禮。姑媽家住白馬山,多由我代表去拜年,順便探訪白馬山鐵路扶輪小學要好同學,一起滑冰、打雪仗。外婆家在齊河縣,街上演戲、雜耍和賣年貨的,熱鬧非凡,當年外婆給的壓歲錢不少,我們都愛去拜年。
年初一起,各村展開舞龍舞獅、踩高蹺、划旱船、雜耍,鑼鼓和喇叭聲齊揚,人山人海,熱鬧無比。
年後春雷滾動,帶來一年新希望,民間也流行驚蟄歌:「驚蟄天暖地氣開,冬眠蟄蟲甦醒來,冬麥鎮壓來保墑,耕地把耘種春麥。」適逢馬年,敬祝中華民國風調雨順,國泰民安,大家健康行大運。
(點閱次數:416)